S-四川 
选品,找货,一搜全有

恩智浦 半导体大中华区办事处 NXP Semiconductors

品牌代理信息

联系信息

电话:+86-10-5879-8000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京汇大厦23层,恩智浦天津大厦恩智浦天津恩智浦大中华区办公地点北京(京汇办公区)设计,销售,邮编:100022,

https://www.nxp.com.cn

 

恩智浦大中华区办事处恩智浦半导体于1986年以荷兰飞利浦公司半导体业务部的前身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开展业务,如今,恩智浦在18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在大中华区拥有7000多名员工。了解有关恩智浦大中华区办事处的更多信息至今已在华深耕35年。为有效实施技术互动和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协作发展,恩智浦中国区总部于2015年正式设立于上海。恩智浦苏州大厦恩智浦苏州公司秉承共赢合作原则,基于技术优势和本地化服务,推动新的行业应用,助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北京(清华办公区)设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清华科技园八号楼B座301A、301B、301C,邮编:100084,电话:+86-10-8520-8490

长春销售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2288号长春华天大酒店17层1716单元,邮编:130062成都设计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765号天府软件园A8-2F,邮编:610041,电话:+86-28-8530-6077

重庆设计中国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2号10号楼1楼-3楼,邮编:401122

杭州销售杭州市钱江路1366号华润大厦A座7楼739室

香港销售香港九龙长沙湾永康街9号21楼2109-2111室

南京销售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69号金丝利国际大厦13层1335室,邮编:210029

上海(浦西办公室)设计上海市裕通路100号宝矿洲际商务中心19层,20层,21层,邮编:200070,电话:+86-21-2205-2000

上海(浦东办公室)设计上海市浦东新区亮景路192号,邮编:201203,电话:+86-21-2893-7000

深圳销售深圳市南山区海德一道88号中洲控股金融中心A座11层,邮编:518054,电话:+86-

苏州设计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竹园路288号,电话:+86-512-6805-6888

天津(MBG)设计天津市西青区津港公路1号微电子产业园钱学森路1号,邮编:300385,电话:+86-22-5808-4273

天津(SMIC)设计,制造天津市西青开发区兴华道14号,邮编:300385,电话:+86-22-8568-6929

天津(TEDA)设计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大街八十号天达科技园A1座三层电话:+86-22-6621-1318

武汉销售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武汉保利广场A座18楼1846室,邮编:430071

厦门销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8号国际银行大厦8楼857室,邮编:361001

西安销售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绿地中心A座31层,邮编:710075

珠海销售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钰海环球金融中心12楼1241和1242单元邮编:519015

台湾新竹设计台湾新竹市东区关新路27号12楼-6号,300

台湾高雄制造台湾高雄市楠梓区经武路10号,811电话:+

台湾台北销售台湾台北市南港区三重路66号6楼,邮编:11560电话:+886281709999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简介
一、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概况
1.1 公司基本信息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s N.V.)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家实力强劲的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公司于 2006 年正式成立,其总部设立在荷兰埃因霍温,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为恩智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恩智浦半导体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代码为 NXPI,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其发展的机会。截至目前,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总裁兼***执行官为库尔特・西弗斯(Kurt Sievers),在他的领导下,恩智浦持续在半导体领域开拓创新,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1.2 发展历程
恩智浦半导体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创新史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追溯到 1953 年。当时,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事业部正式创立,成为恩智浦的前身。1955 年,飞利浦在荷兰奈梅亨开设了其***家芯片生产工厂,自此正式踏入半导体行业,开启了一段漫长而辉煌的征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1983 年,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 TDA7000 调频收音机接收器横空出世,作为***个完整的芯片收音机,它被 IEEE® 评为 “震撼世界的 25 个微芯片之一”,这一成就标志着飞利浦在半导体技术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后续的产品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1 年,飞利浦开发出首款符合严格汽车标准的车载网络 CAN/LIN 收发器,成功将半导体技术引入汽车领域,开启了汽车电子智能化的新篇章。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汽车行业对于高效、可靠车载网络通信的需求,还为恩智浦日后在汽车半导体市场的深耕细作埋下了伏笔。1992 年,飞利浦***个单芯片电视设计诞生,再次被 IEEE 评为 “震撼世界的 25 个微芯片” 之一,彰显了其在半导体技术与消费电子融合方面的***实力。1993 年,飞利浦半导体正式成立,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实体,拥有了更加自主的发展空间,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994 年,飞利浦推出用于自动收费的 MIFARE® 1K 芯片,这一产品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地提高了收费效率,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大便利,同时也展示了飞利浦半导体在智能卡技术领域的***地位。1995 年,飞利浦推出 Dirana 汽车音频 DSP,进一步提升了汽车音响系统的音质和性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车载音频体验的追求。1996 年,飞利浦将 LDMOS 技术引入射频功率放大器,在蜂窝基站领域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显著提升了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和覆盖范围,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1997 年,飞利浦推出 GreenChip 电源芯片,该芯片大大提高了电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能效,为节能环保做出了积***贡献,也体现了飞利浦在半导体技术助力电子产品绿色发展方面的前瞻性思考。
2002 年,飞利浦半导体和索尼携手合作,共同发明了近场通信(NFC)技术。这一创新技术的诞生,为移动支付、智能设备连接等领域带来了***性的变化,开启了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新时代。2004 年,飞利浦发布了***个角度传感器作为系统级封装(SIP),展示了其在传感器技术和封装技术方面的深厚造诣,为智能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2006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独立后的恩智浦在半导体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2009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首款符合工业标准的 NFC IC,PN544,进一步推动了 NFC 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在纽约市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动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研发工作,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影响力。
2011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世界上***快的 Arm® Cortex®-M4 和 Cortex-M3 微控制器,凭借其***的性能,在微控制器市场中脱颖而出,为众多嵌入式系统应用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行业对于微控制器快速运算和高效处理的需求。2012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面向物联网的 JN516x 无线微控制器系列,该系列产品专门针对物联网应用的低功耗、高可靠性需求进行设计,为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推动了物联网设备的广泛部署和应用。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还推出智能纸质票务 IC,MIFARE Ultralight EV1,为智能票务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提升了票务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2013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 GreenChip IC 销量达到 10 亿,这一辉煌成绩充分证明了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和产品***性能。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首款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 77 GHz 雷达 IC,这一创新产品在汽车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2014 年,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家真正的汽车半导体企业。恩智浦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恩智浦对于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的重视,也为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汽车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2015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和飞思卡尔强强联合,实现合并。这一重大战略举措使恩智浦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半导体公司和***的汽车供应商,***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恩智浦在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其在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打造了***个微波加热 / 烹饪集成解决方案,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厨房电器领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高效的烹饪体验,展示了其在拓展半导体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创新能力。此外,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工程师还荣获 “欧洲 NFC 发明家奖”,这一荣誉充分肯定了恩智浦在 NFC 技术研发方面的***贡献和***地位。
2016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带有锂离子电池控制器的电池管理产品组合,为电动汽车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荣膺汤森路透基金会 “停止奴役奖”,这一荣誉体现了恩智浦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积***努力和***贡献,彰显了公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2017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 S32 汽车平台,该平台具有***可扩展的计算架构,可以更快地将车辆推向市场。它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开发平台,加速了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进程。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还提供了世界上***款车载娱乐中控收音机 / 音频单芯片解决方案,该方案符合全球无线电广播标准,其业界首创的 65 V LDMOS 技术,可实现功率高达 1.8 kW 的坚固耐用的产品,为车载娱乐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提升了车载娱乐体验的质量和稳定性。
2018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超紧凑型 RFCMOS 雷达收发器 TEF810X 荣获 “荷兰创新奖”,这一荣誉再次证明了恩智浦在雷达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该产品在汽车雷达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为汽车提供更精准的环境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汽车的自动驾驶安全性。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通过 Smart Stadium Experience(智能体育场体验)为 2018 年俄罗斯 FIFA ***™决赛提供新的安全功能和连接,展示了其在大型活动安全保障和智能连接方面的技术实力,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观赛体验。此外,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还被评为 “全球创新企业 100 强”,这一荣誉是对其多年来持续创新的高度认可,彰显了恩智浦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创新***地位。
2019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收购了 Marvell 的 Wi-Fi® 连接事业部,通过这一战略收购,恩智浦进一步丰富了其无线连接产品组合,提升了在 Wi-Fi 连接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助于其在这些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2020 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通过亚利桑那州新的氮化镓晶圆厂推进 5G 技术发展,为 5G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半导体产品和技术支持,助力 5G 网络的广泛部署和应用,推动了通信行业的技术升级。
2021 年 9 月 27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宣布 TrimensionTM 超宽带技术助力小米 MIX4 智能手机提供全新 “一指连”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这一合作展示了恩智浦在智能家居连接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智能家居体验。同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成功被纳入标准普尔 500 指数,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价值和投资者信心。
2022 年 3 月 1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宣布为仁宝的全新集成小型蜂窝基站解决方案提供支持,助力解决 5G 网络致密化难题。随着 5G 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致密化成为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的关键需求。恩智浦的技术支持为小型蜂窝基站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实现 5G 网络的更广泛覆盖和更高效运行。8 月 24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宣布,S32 系列汽车域处理器及区域处理器加速被全球客户广泛采用,这一消息表明恩智浦的汽车处理器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认可,其***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汽车制造商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汽车电子处理器的需求,推动了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进程。
2023 年 5 月 16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宣布与台积电合作交付行业首创的采用 16 纳米 FinFET 技术的汽车嵌入式 MRAM(磁随机存储器)。在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过渡中,汽车厂商需要在单个硬件平台上支持多代软件升级。利用 16 纳米 FinFET 技术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高性能 S32 汽车处理器和快速且高度可靠的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 MRAM 相结合,为向软件定义汽车演进打造了理想的硬件平台。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汽车行业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还为汽车电子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推动了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的发展。9 月 21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宣布,其已获 DENSO 和现代汽车集团颁发的供应商奖,此外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数字车钥匙解决方案也荣获宝马集团颁发的创新奖。这些奖项充分肯定了恩智浦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表现和创新能力,彰显了其作为全球***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的地位。
2024 年 4 月 9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发布 S32N55 处理器,率先实现汽车***实时控制的超高集成度。该处理器的推出,为汽车电子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能够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商对于高性能、高集成度汽车***处理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驾驶安全性。4 月 23 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平台云实验室正式上线运营。通过线上实验室,恩智浦可以向用户提供硬件(EVK 评估套件)、软件和解决方案在内的快捷体验,帮助用户跨越地域边界,在开发产品之前就可以轻松评估、调试和应用恩智浦的前沿技术和热门产品。这一创新举措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3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始终秉持着 “为更智能的世界提供安全连接” 的使命,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安全和美好。在这一使命的指引下,恩智浦汇聚了全球约 34,000 名才华横溢的团队成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这些优秀人才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在恩智浦这个平台上共同努力,为实现公司的使命而奋斗。
公司强调 “安全、创新、合作、***” 的价值观。安全是恩智浦***工作的基石,无论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还是应用服务环节,都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确保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创新是恩智浦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公司鼓励员工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合作是恩智浦实现成功的关键,公司与全球众多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是恩智浦对工作质量的不懈追求,公司致力于在各个方面做到尽善尽美,从产品质量到客户服务,都力求为客户提供***的体验。
二、核心技术与产品
2.1 处理器和微控制器
2.1.1 Arm 微控制器
恩智浦的 Arm 微控制器产品种类丰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汽车领域,其汽车 MCU 凭借***的性能和高可靠性,成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无论是汽车发动机的精准控制,还是车辆底盘系统的稳定运行,汽车 MCU 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状态。在通用领域,通用 MCU 以其灵活的配置和广泛的适用性,满足了各种电子设备的控制需求,从智能家居设备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都能看到通用 MCU 的身影。而 i.MX RT 跨界 MCU 则融合了应用处理器的高性能和微控制器的易用性,为那些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如智能穿戴设备、工业物联网网关等。
2.1.2 S32 汽车平台
S32 汽车平台是恩智浦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具有***可扩展的计算架构。这一架构设计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根据不同车型和功能需求,灵活配置平台资源,快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车辆。该平台涵盖了多种处理器产品,如 S32G 汽车网络处理器,它在汽车网络通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处理车辆内部各个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确保汽车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S32K 汽车通用 MCU 则为汽车的各种通用控制功能提供支持,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S32M 电机控制集成解决方案专门针对汽车电机控制进行优化,能够实现电机的精准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动力性能;S32N 车载超高集成度处理器率先实现了汽车***实时控制的超高集成度,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减少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汽车电子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S32R 雷达处理器为汽车雷达系统提供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能够精准识别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为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提供重要支持;S32Z 和 S32E 实时处理器则专注于满足汽车实时控制系统对高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确保汽车在各种复杂工况下都能安全稳定运行。
2.1.3 Power Architecture
恩智浦的 Power Architecture 产品线包括集成主处理器、MPC5xxx 微控制器、PowerQUICC 处理器、QorIQ 通信处理器以及 S32R 雷达微控制器等。这些产品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PowerQUICC 处理器和 QorIQ 通信处理器凭借其强大的通信处理能力,为网络设备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支持,满足了通信网络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通信处理器的需求。在工业控制领域,MPC5xxx 微控制器以其稳定性和丰富的外设接口,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的精准控制。而在汽车领域,S32R 雷达微控制器作为汽车雷达系统的核心,为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2.1.4 其他 MPU/MCU 架构
恩智浦还拥有其他多种 MPU/MCU 架构产品,如 8 位 S08 MCU、16 位 S12 和 S12X MCU、数字信号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 S12 MagniV 混合信号 MCU 等。8 位 S08 MCU 以其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特点,在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但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简单的家电控制、玩具电子等领域。16 位 S12 和 S12X MCU 则在性能和功能上相对更强大一些,适用于一些对控制精度和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应用,如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工业

 

电话:+86-10-5879-8000

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