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四川 
选品,找货,一搜全有

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品牌代理信息

联系信息

电话:0512-65045666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吴淞路68号2幢、3幢、4幢
www.inwin-style.com
邮箱:feng.hua@in-shin.com.cn
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曾用名:迎广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IN WIN:机箱领域的创新***者​
一、公司发展历程​
(一)创业起源与初期发展(1985 – 1995 年)​
1985 年,IN WIN 在台湾正式创立,彼时的电脑硬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公司***人凭借着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毅然投身于高端个人及服务器机箱与电源的研发、生产领域。创业初期,IN WIN 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积累不足、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但公司凭借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从基础的机箱制造工艺入手,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逐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这一时期,IN WIN 主要专注于为其他电脑硬件品牌提供 OEM 代工服务。通过与不同客户的合作,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了多种机箱设计与制造技术。例如,在为某知名电脑品牌生产服务器机箱时,IN WIN 攻克了机箱内部结构优化的难题,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高效布局硬件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服务器的稳定性与散热性能,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二)技术突破与品牌拓展(1996 – 2005 年)​
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IN WIN 在 1996 年后开始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积***寻求技术突破。公司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机箱材料、结构设计以及散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机箱材料上,IN WIN 率先引入新型铝合金材料,相比传统钢材,铝合金具有重量轻、散热好且耐腐蚀的优点,这一创新举措使得 IN WIN 的机箱产品在性能上脱颖而出。​
在结构设计方面,IN WIN 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机箱结构。其中,模块化机箱设计理念成为了行业的一大亮点。通过将机箱内部结构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实现了个性化定制。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机箱功能的多样化需求,还提高了机箱的通用性与可维护性。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安装的硬件数量与类型,灵活调整硬盘位、光驱位等模块的位置与数量。​
1998 年,IN WIN 成功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高端个人机箱,该机箱凭借着独特的外观设计与***的性能,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关注。随后,公司开始逐步拓展自有品牌业务,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电脑硬件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2001 年,IN WIN 在台湾股票上市,这标志着公司在发展历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与市场基础。​
(三)全球化布局与持续创新(2006 – 至今)​
自 2006 年起,IN WIN 开启了全球化布局战略。公司先后在英国、荷兰、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等地设立营运据点,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在中国大陆,IN WIN 于 2002 年投资成立了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其作为大陆地区的市场总部,并在苏州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 190,000 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 3 亿人民币,***开发完成了 140,000 平方米的大型厂房。​
在全球化进程中,IN WIN 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推出***行业潮流的产品。2008 年,公司成立 Retail 事业群,专注于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该事业群以独特和创新的产品设计,屡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如 iF、reddot)的肯定,逐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一格的品牌形象。例如,在 2010 年推出的一款机箱产品,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现代建筑美学,简洁流畅的线条搭配独特的材质处理,不仅在外观上***视觉冲击力,还在内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的装机便利性与硬件兼容性,该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市场上的畅销款。​
2018 年,IN WIN 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新标识包含了 “当代与创新” 的概念。同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一代的机箱产品,将品牌定位进一步提升到高端电脑 DIY 零售市场。这些产品在技术与设计上实现了深度融合,例如引入了智能化散热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机箱内部硬件的实时温度自动调节风扇转速,有效提升了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噪音。此外,在机箱外观设计上,采用了更多高端材质与精细工艺,如碳纤维材质的应用、高精度的金属拉丝工艺等,使产品在质感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 2025 年的台北电脑展上,IN WIN 更是大放异彩。公司用四组新品矩阵庆祝成立 40 周年,涵盖了从桌面级到企业级的多个领域。展台 C 位的 Chronomancy 概念机箱堪称工业艺术品,采用航天级铝合金打造,顶部镶嵌着记录公司历史的蓝色透明面板。看似紧凑的造型下,实际藏着完整 ATX 架构的装机空间,通过 PCIe 转接卡实现硬件布局重构。内部预留了双路分体水冷系统安装位,能同时给 CPU 和显卡提供定制化散热方案。这款限量版机箱的每个接缝精度控制在 0.1 毫米以内,侧板蚀刻的年份刻度需经过至少 7 道阳***氧化工序,充分展现了 IN WIN 在工艺制造上的***致追求。​
在企业级市场,IN WIN 亮出了 L11 系列液冷服务器机架。该系列针对不同需求划分三大版本:专注 CPU 计算的常规型、配备超大存储位的仓储型,以及专为 AI 训练设计的 GPU 密集型版本。其中 AI 版本通过特殊水道设计,可同时为 8 块全尺寸 AI 加速卡提供循环液冷,这对需要长时间满载运行的机器学习服务器至关重要。在消费级市场,五款新品集体登场:WIEW 中塔机箱采用双面全景玻璃 + 右侧透气网板设计,确保光污染与散热的平衡;Shift 开放式平台专为***限超频打造,所有硬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2025 款 Covalent 全塔机箱通过立体网格前面板提升进风量;Tactix 系列创新采用垂直分区布局,主板与电源舱***隔离;旗舰款 Dlite 则走高端路线,拉丝铝框架搭配宽体结构,在散热效能与质感间找到新平衡点。​
二、核心产品介绍​
(一)个人机箱产品系列​
高端旗舰系列​
代表产品:IN WIN Z – Tower:作为 IN WIN 高端旗舰系列的代表产品,Z – Tower 售价高达¥75999,堪称机箱中的 “奢侈品”。其采用了***的航天级铝合金材质打造机身,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质感十足。机箱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未来科技美学,独特的塔式造型***视觉冲击力。内部空间宽敞,可支持全尺寸的 ATX 主板以及多个高性能显卡的安装。在散热设计方面,Z – Tower 配备了多组高性能风扇以及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同时预留了多个水冷安装位,能够为高端硬件提供***致的散热保障。此外,机箱内部的布线设计也***合理,采用了隐藏式布线槽,使得机箱内部整洁美观,同时也方便了用户进行硬件安装与维护。​
设计特点与优势:Z – Tower 在设计上注重细节与个性化定制。机箱内部的硬件安装支架采用了可调节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尺寸与布局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例如,硬盘位的支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上下移动,方便用户安装不同规格的硬盘。此外,机箱的侧板采用了特殊的磁吸式设计,不仅方便用户拆卸,而且在关闭时能够紧密贴合机箱,确保机箱内部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在外观设计上,Z – Tower 的表面经过了多道精细的处理工序,如阳***氧化、拉丝等,使得机箱表面呈现出独特的金属光泽,质感远超普通机箱。​
主流中高端系列​
代表产品:IN WIN 909:IN WIN 909 售价为¥2380,是一款深受 DIY 玩家喜爱的中高端机箱产品。机箱整体采用了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线条流畅,外观沉稳。其主体结构采用了高强度钢材,搭配铝合金材质的前面板与侧板,既***了机箱的坚固性,又提升了整体的质感。909 机箱支持 ATX、M – ATX 以及 ITX 多种规格主板的安装,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拥有多个硬盘位与光驱位,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存储需求。​
设计特点与优势:在散热方面,909 机箱前面板配备了三个 120mm 的风扇,能够为机箱内部提供充足的冷空气。同时,机箱顶部与后部也预留了风扇安装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扩展。此外,机箱内部采用了宽敞的空间设计,硬件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在细节设计上,909 机箱的前面板采用了可拆卸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清理与维护。机箱内部的布线孔设计也***合理,方便用户整理线缆,使机箱内部更加整洁美观。​
入门级性价比系列​
代表产品:IN WIN 101:IN WIN 101 售价仅为¥399,是一款面向入门级用户的高性价比机箱产品。机箱采用了***的钢材打造,虽然价格亲民,但在质量上毫不妥协。其外观设计简约实用,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但却能满足大多数用户对机箱外观的基本需求。101 机箱支持 M – ATX 以及 ITX 主板的安装,内部空间紧凑但布局合理,拥有两个硬盘位,能够满足入门级用户的日常存储需求。​
设计特点与优势: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机箱的安装便利性***重要。101 机箱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其内部结构简单明了,硬件安装步骤清晰易懂。机箱侧板采用了免工具拆卸设计,用户可以轻松打开侧板进行硬件安装与维护。此外,机箱的前面板配备了一个 USB 2.0 接口以及音频接口,方便用户连接外部设备。在散热方面,101 机箱后部预留了一个 80mm 或 92mm 的风扇安装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风扇,提升机箱内部的散热性能。​
(二)服务器机箱产品系列​
高性能计算系列​
代表产品:L11 系列常规型液冷服务器机架(针对 CPU 计算):L11 系列常规型液冷服务器机架专为高性能计算场景设计,主要面向对 CPU 计算性能要求***高的企业用户,如科研机构、金融计算中心等。该机架采用了独特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各个组件之间采用标准化接口连接,方便企业客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配置与扩展。机架主体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与承重能力,能够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计算任务需求。​
设计特点与优势:在散热方面,L11 系列常规型采用了先进的液冷散热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水冷管道,能够高效地将 CPU 产生的热量带走,确保 CPU 在高负载运行下始终保持低温状态,从而***计算性能的稳定发挥。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液冷散热具有散热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此外,机架内部的布线设计也经过了精心优化,采用了隐藏式布线方式,不仅使机架内部整洁美观,而且减少了线缆对空气流通的阻碍,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在扩展性方面,该机架提供了多个 PCIe 插槽,方便用户安装高性能的计算卡、网卡等扩展设备,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
大容量存储系列​
代表产品:L11 系列仓储型液冷服务器机架:L11 系列仓储型液冷服务器机架主要针对需要大容量存储的企业用户,如数据中心、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等。该机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存储设备的安装与管理需求,拥有多个大容量的硬盘位,可支持不同规格的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的混合安装。机架主体结构同样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确保了在大量存储设备安装后的稳定性。​
设计特点与优势:在存储管理方面,L11 系列仓储型机架配备了专业的存储管理系统,能够对硬盘进行集中管理与监控。通过该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时了解硬盘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读写速度等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在散热设计上,由于存储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热量,该机架采用了与常规型类似的液冷散热技术,同时针对硬盘位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每个硬盘都能得到充分的散热。此外,机架还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保护存储设备免受震动影响,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AI 训练专用系列​
代表产品:L11 系列 GPU 密集型液冷服务器机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 AI 训练服务器的需求日益增长。L11 系列 GPU 密集型液冷服务器机架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该机架专门针对 AI 训练场景进行了优化,能够支持多个全尺寸的 AI 加速卡的安装,为 AI 训练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设计特点与优势:在散热方面,AI 加速卡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的热量,对散热系统提出了***高的要求。L11 系列 GPU 密集型机架通过特殊设计的水道,可同时为 8 块全尺寸 AI 加速卡提供循环液冷,确保 AI 加速卡在高负载运行下的稳定性。此外,机架内部的电源供应系统也进行了优化,能够为 AI 加速卡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支持。在扩展性方面,该机架预留了多个扩展接口,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增加 AI 加速卡或其他扩展设备,满足不同规模 AI 训练项目的需求。​
(三)电源产品系列​
高端高效电源​
代表产品:[具体型号 1]:IN WIN 的高端高效电源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具有高转换效率、低功耗等优点。例如,[具体型号 1] 电源的转换效率高达 95% 以上,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用户节省电费支出。该电源采用了全模组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配置需求,自由选择所需的电源线材,减少了机箱内部的线缆杂乱程度,提升了机箱内部的整洁度与散热效果。​
技术特点与优势:在电路设计上,该电源采用了高品质的电子元件,如低电阻的 MOS 管、高性能的电容等,确保了电源输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电源内部配备了智能散热风扇,能够根据电源的负载情况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在***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噪音。此外,该电源还具备多重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能够有效保护电脑硬件免受电源故障的影响。​
主流稳定电源​
代表产品:[具体型号 2]:针对主流市场需求,IN WIN 推出了一系列稳定可靠的电源产品,[具体型号 2] 就是其中的代表。该电源具有稳定的输出性能,能够满足大多数主流电脑硬件的供电需求。其采用了主动式 PFC 设计,功率因数高达 0.99 以上,有效提高了电能利用率,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
技术特点与优势:在散热设计方面,[具体型号 2] 电源采用了大风量的散热风扇,配合合理的风道设计,能够快速将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排出,***电源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品质控制上,IN WIN 严格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对每一个电源产品都进行了严格的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高标准。此外,该电源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类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硬件连接的需求。​
节能静音电源​
代表产品:[具体型号 3]:随着用户对电脑使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静音电源受到了广泛关注。IN WIN 的 [具体型号 3] 电源正是一款以节能静音为主要卖点的产品。该电源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在待机状态下功耗***低,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在静音设计方面,电源采用了低转速、大直径的散热风扇,配合特殊的减震设计,能够将运行噪音降低至***低水平,为用户创造一个安静的使用环境。​
技术特点与优势:在电路设计上,[具体型号 3] 电源采用了高效的 DC – DC 转换技术,提高了电源的转换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电源内部的元件布局经过了精心优化,减少了电磁干扰,***了电源输出的纯净度。此外,该电源还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各种主流电脑硬件***搭配,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
三、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一)研发团队与创新机制​
IN WIN 拥有一支由资深工程师、设计师以及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电脑硬件行业经验,涵盖了机械设计、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为了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IN WIN 建立了完善的创新机制。公司鼓励团队成员积***提出新的创意与想法,并为有***的项目提供充足的研发资金与资源支持。同时,IN WIN 定期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与培训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技术提升。此外,公司还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引入外部先进技术与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
例如,在与台湾某高校的合作项目中,双方共同开展了关于新型机箱散热材料的研究。通过合作,IN WIN 成功将一种新型的纳米散热材料应用于部分高端机箱产品中,大大提升了机箱的散热性能。这种纳米散热材料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能够快速将机箱内部硬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同时其重量轻、耐腐蚀的特点也为机箱的设计与制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产品信息

DIY 电脑及配件

IN WIN 迎广 : 厂商
机箱